关键字...32767次 |
|
...32767次 |
|
扑克...20384次 |
|
弹棒...15789次 |
|
火纸...15467次 |
|
丝巾...13552次 |
|
球...12023次 |
|
牌...11334次 |
|
单车...10845次 |
|
磁戒...10546次 |
|
|
|
|
魔术师周化一 |
童年艰辛 酷爱魔术
周化一,又名周柏胜,艺名周吉胜,1907年4月4日出生在辽宁沈阳西关小西区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父名周启增,终生做长工,打短工。家里地无一垄,房无一间,一家三口住在一座四周透风的茅草庵里。化一刚满3岁,母亲因病离开人间。父亲走投无路,只好用一根扁担挑了全部家产,引着儿子进入市内给当时的沈阳大舞台戏园子挑水糊口度日。剧院周围常有以卖艺为生的江湖班子到此表演,有耍魔术变戏法的,有说老鼓讲评书的,有演“二人转”的,还有玩“莲花落”的,等等。小化一闲余时间里,常常挤在人群中观看对他吸引力最大的耍魔术变戏法。
周化一迷上魔术技艺后,几乎每天都要挤入人群观看。每当卖艺人演完一场,表演者托着小铜盘向观众凑钱时,化一也不离开,并且主动把掉在地上的铜钱捡起来放入盘子中,有时还帮表演者摆好供观众坐着看的小凳子。天长日久,引起一个开茶馆、说相声的卖艺人赵志新的注意。赵志新觉得这个孩子机灵可爱,手脚勤快,就拉着化一的手问他是否愿意跟着他卖茶水,学说相声,演魔术,化一说:“我一定学。”
1914年秋,经赵志新与周启增当面商谈,确定年仅6岁的周化一拜赵志新为师,周化一开始了学艺生涯。
专心学艺 才华初露
赵志新以说相声、评书为主,他对表演魔术陌生,这就和周化一的爱好发生了矛盾。另外,赵志新性格暴躁,周化一跟他学艺后,无论干哪件事情稍出差错,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甚或罚站、罚跪。相反,赵志新的师兄张象晨不仅魔术技艺在沈阳颇有名声,而且为人笃厚,品德端正,对自己所教徒弟也慈善相待,他每见赵志新处罚周化一时就好言相劝。但赵志新旧习不改,无动于衷。张象晨实在看不过去,就在周化一13岁那年,即1920年,从赵志新处将周化一收养在自己门下。那时期,张象晨从自己师傅那里继承了专门培养学徒的华美福乐班。周化一成了张象晨的徒弟后,就在华美福乐班学艺。
张象晨也是十几岁就开始学杂技和戏法,先是撂地谋生,后在沈阳办起了杂技团,在东北各地巡回演出。他的杂技团曾在沈阳小河沿一带,与韩敬文创办的亚细亚大魔术团对台公演,盛名远扬。张象晨期望自己的杂技团和徒弟,吉祥如意,施展宏图。因此,他将徒弟都按“吉”字排名。张的妻子主演洋戏法,艺名赛亚士,长女张彩云,艺名张吉云,二女张彩霞,艺名张吉霞,大徒弟王振东,艺名王吉东,二徒弟文亚全,艺名文吉全,女徒弟张玉文,艺名张吉凤,周化一被收留后,师傅给他赐艺名为周吉胜。
旧社会的艺人按资排辈思想严重,周化一刚到张象晨的门下,师傅只重点培养两个师兄。平日,每当师傅给两个师兄传授技艺时,周化一就在一旁细心观看,反复琢磨,从中悟出创新魔术依靠智力、表演魔术依靠技巧和道具的道理。例如在《仙人摘豆》这个节目的40多种手法中,以“单车”最难。表演者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一豆递入左手攥成的拳头里,实际是虚晃一着,迅速将豆夹在指缝里。可是这支带“托”的右手竟能掌心、掌背两面交代。这一手法技巧颇高,是长期锤炼而成熟的。周化一将这些看在眼里,牢记心头。他体会到“变魔术要跟快手快,魔术易学难精”。为了达到功深艺精的目的,他首先在练指法上狠下功夫。每天早晚时间,他总要将一块大砖平压手背之上,然后使劲上抬,上下活动,开始压砖一块,逐渐增加到三块、四块,每练一次功,浑沓龊梗惺被菇种噶返么种灼鹄础5Ψ虿桓河行娜耍氖种富乖谑Ω荡诩家罩埃湍苌炜负蹩床怀龇煜叮咸废袢庑凸?br> 20世纪初,张作霖每到自己生辰那天,总要举办规模宏大的堂会。张象晨的拿手节目“八仙庆寿”深得张作霖的赏识,因此,年年生辰,张象晨总在邀请之内。1921年9月25日,又到了张作霖的生日,可巧正碰上张象晨患病,不能临场表演。正当张象晨为难之际,周化一自告奋勇向师傅去态:“我能演好‘八仙庆寿’。”师傅大吃一惊:“我没给你传授怎么会的?”答:“你给两个师兄传授时我从旁看会的。”师傅又问:“你能当面给我表演一下吗?”答:“可以。”张象晨听他这样一说,霍地从床上坐起来说:“好吧!那就试试看。”周化一听完师傅吩咐,请求大师兄王吉东给他当助手,随后取出道具,穿戏衣,变戏法,操作娴熟,而且变化花样比师傅还多。张象晨大吃一惊,连说:“这小子灵透了。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呀!”未了,师傅担心周化一不精通行话,怕与王吉东配合不好,又问化一:“行话你全懂吗?”答:“差不了多少。”张象晨高兴地说:“那咱们也试试。”张象晨由慢问快,由简单问复杂,一口气连问近百句行话,周化一都对答如流。张象晨高兴得攥紧拳头狠狠朝被褥上一砸说:“好!你可以完全代替我了!”
周化一与王吉东按期赶到张府后,只见大门口张灯结彩,客厅内富丽堂皇,张作霖位居客厅中央,坐在一把靠背太师椅上,面前一张八仙桌上摆满了送来的佳肴贡品。大帅桌前,分左右排八字形两长行精制小桌,每张桌上也堆满糕点果品和烟茶,军界、政界和其他各界显贵人物陪张作霖坐满小桌。庆寿开始,张作霖起身向大家敬酒。他身穿黄呢子军装,肩佩红黄交错的元帅军衔,头戴“吕宋”式大沿帽,脚登乌黑发亮的长筒皮靴,腰佩一米多长的东洋战刀,留着八字胡,威风凛凛。周化一有生以来,首次在这种场合演出,免不了神态紧张,两手出汗。王吉东一再提醒师弟:“不要紧张,只要咱兄弟镇静下来,就能闯过今天这一关。要知道你演的比师傅还拿手呀!”
庆寿的文艺活动开始,由于张作霖偏爱杂耍,故将魔术安排为最后的压台节目。那些二人转、相声、弹唱等节目相继演完后,轮到周化一和师兄出场。观众一看主演不是鼎鼎有名的张象晨,而是一个满脸稚气、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顿时骚动起来。张作霖满脸怒气,“啪”地一拍桌子,厉声说;“静下来!”全场平静后,他问道:“你师傅怎么没来?”王吉东向前跨步作揖说道:“师傅患病卧床不起,特派师弟周吉胜为帅爷庆寿献演。”张作霖又厉声吩咐:“可要认真,不要丢丑。好!你们演吧。”王吉东叩谢张作霖之后,立即跑开圆场,引周化一出场。周化一穿一件长袍子,手里拿着5尺见方的彩单(也叫袜单),抖了抖,向观众交待清楚内无任何他物,随后以清脆爽朗的语调念道:“吉祥如意时日好,王母各仙赴蟠桃。福禄东海常流水,帅爷寿比不老松。”台词刚一念完,周化一屏住呼吸,环视一下观众,嘴里数着“生、长、开”,话音刚落,将彩单往右肩一披,彩单下面立即变出四只琳琅满目,盛有清水,内有游鱼的大玻璃碗。再披上彩单,揭开一看,却又变来了大小不同的一垛玻璃鱼缸,每只缸里鱼水分明。连续两个动作,娴熟协调,手法干净利索,顿时座上宾客一齐喝彩叫绝。等气氛平静下来,周化一又念念有词:“彩单一抖四角材,能工巧匠造出来,今天落到我的手,并盘大碗变出来。”话音刚落,猛不防一个大个军官上前将周化一拦腰抱起,威胁道:“你敢将长袍脱掉吗?你不脱袍我不放你。”其实节目演到此处,也需要助手高喊脱袍,以便节目进一步突变深化,这个军官完全起了助手作用,将站在一旁的王吉东逗笑了。周化一回答:“好呀!完全可以。”军官松手后,周化一脱掉长袍,一身短装,猛地就地翻了一个筋斗,顺身立起之际,从彩单下又托出寿挑、寿面和熊熊的大火盆两只。正当大家目瞪口呆、惊讶不已时,周化一脱掉短衣,只穿衬衣,又拿出两只大碗,各盛有水,碗内游鱼活蹦乱跳,观众再次喝彩叫绝。王吉东见胜局已定,随之念念有词:“富贵有鱼,富贵有鱼,各位洪福来临,宴席上碰到鲜鱼,这可是吉祥之兆,就请各位赏赐赏赐我小弟兄俩。”他说完刚举起凑钱的小铜盘,就听见盘子“当”的一声,白晃晃的两个银元直落盘中,抬头一看,原来是张作霖首先赐赏。其他官员和那些纨绔子弟、太太、小姐也跟着响应,有给盘中扔5元甚或10元的。节目之精采、赏赐之优厚、影响之深远,都大大超过往年。消息传开,远近闻名,于是周化一便有了“小神仙——周吉胜”之称。
孤身漂泊流浪
1923年,15岁的周化一不仅在师傅的指点下学得了好多魔术手法,而且能靠卖艺的分成收入,赡养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了。周启增也觉得自己年迈体衰,不久人世,总想在有生之年办完儿子的婚事。因此,就在沈阳北郊给儿子找了一个贫家女子为妻。这个女子比周化—大3岁,她18岁结婚,19岁就生下儿子周志勇。时隔三年,周启增老人离开人世。周化一夫妇安葬老人后,欠债累累,只好将自己在沈阳西关翠花胡同的一间房子卖了。拜托师傅张象晨向前师赵志新说情,一家三口人暂住赵家。后因故离开赵家又与东关一个木工住在一起。木工夫妇缺少儿女,对小孩爱抚至极。周化一见此情景,心情稍有舒畅,决心在一二年内还清全部债务。他和妻子经过合计,决定自己外出卖艺,妻子给富豪人家做饭,洗衣或干一些杂活,孩子托付木匠夫妇抚养。一年之后,周化一由外地返回,见木匠家锁门无人,妻子不知去向。听邻居谈,木工夫妇要将4岁的周志勇抚养成人,为自己顶门立户,恐化一夫、妇不许,才偷偷带着孩子迁居东山。周化一闻言心急如焚,又去妻子娘家打听妻子的下落,得知妻子半年前患急病死亡。两桩大事如晴天霹雳,使周化一头脑“轰”地一响,只觉天旋地转,大呼一声:“我一家完了!”话音落地,就气昏过去。眼膜排行榜精油什么产品祛痘效果好效果好的有用吗评价左旋肉碱什么牌子好去痘印眼霜哪个好好用补水面膜推荐如何瘦腿最快最有效眼膜时尚论坛晒后抗氧化去皱什么牌子好瘦腿祛斑产品哪个好
周化一情绪稍有平静后,即去师傅张象晨处商议谋生出路。张象晨劝他不要出沈阳,一则寻找儿子,二则师徒合力,互相照应。周化一则表示:人在沈阳,思妻念子之心难以免除,不如出外闯荡一下。师傅见他态度坚决,就点头同意,并赠送一些盘费,临行一再叮咛:在外边撂地,一要拜见地方士绅,二要讨好同行艺人。
1927年春节过后,20岁的的周化一孤身一人,拿了一些道具,由沈阳乘火车入关,到北京卖艺谋生。在宣武门和前门一带撂地前,首先筹办礼品,一一拜访当地的士绅显贵、地头蛇,以及同行的名流。那些人见他光棍一条,又是一个年轻后生,估计不会给其他卖艺人带来多大威胁,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但这个开始还被人们瞧不起的小伙子扎住阵脚,摆开摊子后,很快以他特有的技艺,惊动四方。他那高人一筹的“空中献花”,别开生面的“蜡烛变宫灯”,引人入胜的“钢针扎气球”,以及具有创新内容的“蛋变小鸭”、“画板晃金鱼”等等,每天吸引着数以百计的观众,很快给同行艺人的收入带来威胁。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买通警察,进行捣乱。一天,周化一正在撂地演节目,忽然走进几个警察,为首的问周化一:“哪里来的?”“沈阳来的。”“为什么不给警察局打个招呼?”“怎么还要……”话未落音,一个耳光将他打昏,紧接着其他几个警察也一齐上前,棍打带抽,周化一顿时满脸流血昏倒在地。等他清醒之后,不但撂地获得的钱被抢,而且道具也少了一半。
这次意外的祸患,使他自知难以立足,就收拾摊子,北上张家口,转向东行,途经隆化、赤峰等地,历时一年多,1928年初返回沈阳,重登师傅家门,维持卖艺生活。
张象晨最喜爱的得意门生是訾吉发和周化一。自从周化一流浪奔波归来后,对周化一更加怜悯同情,遂介绍张吉风和周化一相恋。张吉风原名张玉文,也是沈阳人,她童年时就和胞弟张吉顺(原名张子儒)拜张象晨为师。机灵聪慧,身材窈窕,主演顶碗、登技和转碟子等杂技,颇受当地群众喜爱。1932年,她和周化一成了婚。
周化一二次立家之时,日本已经完全侵占了我国东北。当时,上海万国魔术研究会有个姓吴的老学究流落沈阳。他发现周化一聪慧过人,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谈起各种魔术的变化原理和机关秘密却颇有章法。又发现周化一不仅能耍魔术,而且还可修旧利废,常常从垃圾堆中拣回废铁皮和旧纸筒,几经加工,就制作出灵巧美观的道具。因此,他建议周化一将自己讲述魔术的原理和演出体会,书写成文,出版发行;又建议周化一将所制的道具,简单的在当地出售,比较高级复杂的,由他统购运回上海。周化一接受吴老先生的建议,首先在自己的住宅门口树起两面牌子:一曰“沈阳魔术道具制造厂”;一曰“化一魔术研究社”。他将招牌挂出后,白天或跟师傅赶堂会、撂地儿,或加工制作道具;晚上便和聘请来的记录整理人员在蜡烛油灯下,著书立说。经过近一年时间,世界幻术出版局先后出版了他编撰的《魔术讲义》、《百花讲义》、《金环讲义》等小册子。他依靠稿酬和出售道具,生活稍有好转。
1940年秋季一天,沈阳日伪宪兵队到周化一家摊派苦役。用绳子将周化一绑了,送抚顺苦役队挖煤。周化一在抚顺煤矿,受到非人待遇。挖煤、运煤、装火车、扛包子等笨重劳动,消耗体力很大。然而,每人每顿只能吃到一个窝窝头,喝上一碗“照影”粥。周化一在地面干活十天后,领工头就让他下井掘煤。服役人都懂得,一旦下井,很难活着上来。正在危难之中,一位给服役人员做饭的王老头,曾在沈阳看过周化一演出,对他相当崇敬。王老头不惜拿出自己手头的所有资金,贿通看守人员,在周化—将要下井的头天晚上把周放走了。
周化一逃出虎口后,在农村讨些绳子、银针、酒杯等小物件,以此作为道具.走村串户,耍些小魔术,凑点盘费,一步一步返回沈阳。不料他到家第三日,宪兵又以“反满抗日”罪名,将他抓进监狱,对他使用了老虎凳、空中吊、扎竹签、上烙铁等酷刑。当他受刑昏死过去后,又用凉水泼醒或用辣椒面灌鼻。张象晨师傅和周化一的好友冯忠亮闻讯后,焦急万分,他们东拼西凄,准备了一大笔厚金,才将周化一赎回。
创业艰难曲折 扬眉获得新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象晨决心将日伪时期日益萧条的艺术事业重新振兴起来。他认为周化一在本行艺术上出类拔萃,足可独当一面。他让周化一成立“兄弟艺术团”,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
1945年冬,兄弟艺术团诞生了。周化一任团长和班主。兄弟艺术团有两个特点,一是周化一的家族和亲朋占优势,二是多系张象晨的徒弟。同时,兄弟艺术团还有了以沈阳有名的吹号手王福亭为首的10人乐器班子。在东北第一次将大小号、拉管、笛子以及锣鼓音乐应用在杂技表演的伴奏上。全团总计人数30多名,人才济济,引起同行业的极大羡慕。
兄弟艺术团演出的主要地区在沈阳东关的小河沿。这个地方是走江湖、演杂枝、说大鼓、讲评书等民间艺人聚集的地方。从每年4月开始到入冬,大小物资交流会接连不断,吸引着外地和沈阳的文艺团体在这里互相角逐竞争。兄弟艺术团在小河沿立足上演后,场场爆满,远非其他文艺团体可比。从表面上看,事业兴降,收入可观。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原因是那些军政界的头面人物和地痞流氓,成群入场观看,不掏分文;另是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有时上午演出的收入,到下午就贬值一半;有时今天演出收入的现金,到明天就因倒换钞票而成了废纸。就这样,兄弟艺术闭入不敷出,危机四起。演员纷纷离队,自行谋生,剩下周化一夫妇支撑门面。到1948年沈阳解放前夕,兄弟艺术团也就自行瓦解。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人民政府将民间艺人组织在一起,成立沈阳市杂技团。但由于那些刚从旧社会过来的艺人,不同程度地沾染着自私自利的旧习,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周化一退出沈阳杂技团,自行谋生。
周化一经与妻子商量,由他先带儿子周志强在辽阳撂地演出。随后,他又将妻子张吉风和女儿周志丽由沈阳接出,组成了四口人的家庭演出班子。
1950年l0月,周化一全家先在鞍山演出,并逐渐沿辽东半岛南下,先后经海城、盖平、熊耀、瓦房店、金州等地,最后于同年11月到达旅大。这个家庭演出队,人数虽少,但节目内容丰富,不到几天时间,就在旅大演红了。
1952年1月,周化一全家由旅大乘轮船直达天津,后又西行经河北保定、石家庄和山西太原等地,于1952年年底到达古城西安,并定居于此。
这一时期,周化一对中国古代魔术、现代魔术、巨型魔术、中小型魔术以及家庭魔术、舞台魔术、广场魔术等等,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探索创新。以“百花齐放”这个手彩魔术为例,师傅原来传授的表演方法是,舞台中央摆一个大木箱,表演开始,登场主演一人,男女助手各二人,涌过门子(魔术秘密)的变化,使舞台呈现出四盆鲜花和两束花簇。周化一的创新表演方法却是舞台上开始不摆任何道具,当帷幕徐徐拉开后,主演穿着合身的中山服,笑容可掬,右手拿着一把扇子,走向舞台中央观众行礼后,手中扇子一摇突然不见,左手却拿一束鲜花即时插地,刚一起身,右手又出一束鲜花,照样插地,反复进行。这一变化,轻盈潇洒,干净利索,常使观众惊讶不已。紧接着变化戏法,使助手由原来的四人增加到八人,几经变化,舞台上不仅盆花遍地,花束成行,而且还从道具水缸中飞出“呱!呱!”直叫的鸭子,空中飘舞着“百花齐放”的巨幅横额,助手连同主演列队各拿几束鲜花向观众频频挥手致谢。与此同时,周化一的《化妆魔术》、《对箱献彩》、《炮打活人》、《炮打飞人》、《空中站人》、《搬斗箱》、《玻璃箱》、《分身术》、《影身术》以及古典戏法《水火凉亭》、《线棒子》、《九莲灯》、《碰铁圈》等拿手节目,已经相当成熟,使好多观众目不暇接,内心折服。每次演出,一报他的名字,人未出场,台下掌声就接连不断。一些酷爱杂技和魔术的青少年硬是要投奔周化一学艺。从1953年到1957年,周化一的足迹遍布陕西各地,前后招收学员20多名。1957年2月1日,周化一魔术杂技团改编为陕西省杂技魔术团,周化一为团长。随着国内外杂技事业的飞速发展,省杂技魔术团需要购置的道具日渐增多。为节约计,周化一带头利用下班休息和星期天四处奔走,进工厂,串村户,从垃圾堆和下脚料中拣回大量铁皮、钢丝,铁丝、铜片、罐头盒等废物,经过加工,制作成精巧美观的文明棍、签子杆、小怀表等道具。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化一被关进“牛棚”,遭受不问断的批斗。最使他痛心的是,他夜以继日撰写的《中国古典戏法变幻集成草稿》被毁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化一的冤案得到平反,他于1980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坚强的毅力同疾病做斗争,带病指导学生练功,制作道具。1981年盛夏还随陕西省杂技团到陕南演出。后来他的病情不断恶化,1983年9月11日,76岁的周化一不幸逝世。
|
发布人:52magic 发布时间:2006年8月6日 已被浏览 2000 次
|
|